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五金展 > 行业资讯 >

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拉开序幕

作者:义乌五金展 时间:2025-01-14 16:36 来源:五金博览会
摘要:1月12日,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海珠湿地生态艺术国际双年展在广州市海珠区海珠湿地拉开序幕。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艺术评论人和专家学者,以及热爱生态与艺术的市民和游客,...

1月12日,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海珠湿地生态艺术国际双年展”在广州市海珠区海珠湿地拉开序幕。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艺术评论人和专家学者,以及热爱生态与艺术的市民和游客,共同见证了这一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盛会。

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广东园林学会共同主办,旨在通过生态艺术创作,进一步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并促进青年艺术家发展。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启动了海珠湿地生态艺术驻地计划,面向全球征集青年生态艺术家,驻留海珠湿地进行艺术创作。会场周边的果林间分布着艺术家们 织梦好,好织梦
围绕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所创作的生态作品,他们深入挖掘海珠湿地的空间价值和想象力,以生态艺术学的视角,探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花艺、彩绘、装置艺术等创作形式,展现绿美广州建设丰硕成果。

生态艺术这一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智慧的新兴艺术形式,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海珠湿地作为广州市的重要生态绿洲,一直致力于在生态艺术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在此背景下,海珠湿地国际艺术双年展应运而生,成为了一次对生态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大胆探索和尝试。
 
为了深入解读海珠湿地生态艺术驻地计划的生态艺术作品,开幕式现场特别播放了生态艺术驻地计划纪录片,记录了9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运用海珠湿地的独特资源,巧妙地将自己的艺术理念与湿地生态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含生态意义的作品。

内容来自dedecms


随后,各位艺术家们现场分享了各自的驻地创作经历、艺术理念及作品背后的故事。艺术家们深情讲述了自己与海珠湿地的不解之缘,以及如何在这片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既有深度又具观赏性的艺术作品。他们纷纷表示,这次驻地计划是一次难得的艺术探索之旅,让自己在近距离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这也将成为他们未来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向。
 
驻地艺术家Pieter Teisman说:“我是来自荷兰的花艺艺术家,20年前我就来到了广州,能参加海珠湿地的驻地计划我觉得很酷!”他本次参展的生态艺术作品《觅境·悬浮森林》设计灵感来源于广州海珠湿地的生态环境和鸟类多样性。

驻地艺术家边思敏和梁宇博的作品《川行》则将目光聚焦于海珠湿地高畦深沟这一传统农业系统。“川行,是人在川上行走。通过行走,发现海珠湿地这片土地的故事。”梁宇博解释道:“川,指万亩果园‘高畦深沟’,一条条灌溉果树的水渠构成‘川’字形态。行,指跨越水渠的小桥,引导你穿越水渠、走进果林,关注你未曾发现的信息。”
内容来自dedecms
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相关人员表示,希望此次双年展通过驻地创作、生态艺术国际论坛、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不仅可以为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交流平台,也能够用艺术的力量激发更多人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和行动,提升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城市生态品牌打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400电话:400-600-2281

商务QQ:237748531

Email:237748531@qq.com

地址:义乌国际博览中心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宗泽路与江东东路交叉口)

微信:

联系我们微信

[向上] 
400服务热线
400-600-2281

Copyright © 2008-2024 义乌五金展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7093号-6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门票信息

展位预定

服务电话:
400-600-2281
二维码

关注微信

 

 

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拉开序幕

 

1月12日,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海珠湿地生态艺术国际双年展”在广州市海珠区海珠湿地拉开序幕。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艺术评论人和专家学者,以及热爱生态与艺术的市民和游客,共同见证了这一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盛会。

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广东园林学会共同主办,旨在通过生态艺术创作,进一步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并促进青年艺术家发展。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启动了海珠湿地生态艺术驻地计划,面向全球征集青年生态艺术家,驻留海珠湿地进行艺术创作。会场周边的果林间分布着艺术家们

copyright dedecms


围绕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所创作的生态作品,他们深入挖掘海珠湿地的空间价值和想象力,以生态艺术学的视角,探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花艺、彩绘、装置艺术等创作形式,展现绿美广州建设丰硕成果。

生态艺术这一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智慧的新兴艺术形式,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海珠湿地作为广州市的重要生态绿洲,一直致力于在生态艺术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在此背景下,海珠湿地国际艺术双年展应运而生,成为了一次对生态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大胆探索和尝试。
 
为了深入解读海珠湿地生态艺术驻地计划的生态艺术作品,开幕式现场特别播放了生态艺术驻地计划纪录片,记录了9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运用海珠湿地的独特资源,巧妙地将自己的艺术理念与湿地生态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含生态意义的作品。
本文来自织梦
随后,各位艺术家们现场分享了各自的驻地创作经历、艺术理念及作品背后的故事。艺术家们深情讲述了自己与海珠湿地的不解之缘,以及如何在这片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既有深度又具观赏性的艺术作品。他们纷纷表示,这次驻地计划是一次难得的艺术探索之旅,让自己在近距离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这也将成为他们未来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向。
 
驻地艺术家Pieter Teisman说:“我是来自荷兰的花艺艺术家,20年前我就来到了广州,能参加海珠湿地的驻地计划我觉得很酷!”他本次参展的生态艺术作品《觅境·悬浮森林》设计灵感来源于广州海珠湿地的生态环境和鸟类多样性。

驻地艺术家边思敏和梁宇博的作品《川行》则将目光聚焦于海珠湿地高畦深沟这一传统农业系统。“川行,是人在川上行走。通过行走,发现海珠湿地这片土地的故事。”梁宇博解释道:“川,指万亩果园‘高畦深沟’,一条条灌溉果树的水渠构成‘川’字形态。行,指跨越水渠的小桥,引导你穿越水渠、走进果林,关注你未曾发现的信息。”
dedecms.com
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相关人员表示,希望此次双年展通过驻地创作、生态艺术国际论坛、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不仅可以为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交流平台,也能够用艺术的力量激发更多人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和行动,提升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城市生态品牌打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400-600-2281 17097767646 义乌五金展